錢學森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導彈之父 ”。1911-2009,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57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 從人體科學的觀點,中醫有許多比西方醫學高明的地方,但將來的醫學一定是集中醫、西醫各民族醫學于一爐的新醫學?!?/span>“ 醫學的前途是中醫現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徑。人體科學的方向是中醫,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1、我們知道中醫包含著科學真理,非常寶貴的科學真理,但人們 “ 以貌取人”,懷疑中醫有沒有真理,或進而認為中醫是封建糟粕。
(1984年5月16日致李印生——《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088頁,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8,6)
2、中醫理論托附于陰陽五行干支的思維框架,已經是辯證的了,比經典西醫學強;但我想中醫理論還是有點簡單化,所以中醫名醫還要靠臨床經驗。
(1988年11月21日致劉靜和——《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409頁)
3、我的體會是,中醫理論就是把幾千年的臨床經驗用陰陽五行干支的框架來整理成唯象學理論。這個框架一方面有用,因為它把復雜的關系明朗化了;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因為框架太僵硬了。你們搞中醫唯象學就是一方面要發揚傳統中醫的優點,一方面補其不足。
(1988年11月4日致鄒偉俊——《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402頁)
4、老中醫也知道,只陰陽五行也不夠用,他們都根據自己臨床經驗和思維聯想加以補充。我想主要是相生相剋。但這也就是辯證法!
(1994年10月7日致于景元——《錢學森書信選(下卷)》0979頁)
5、中醫理論就是典型法,從病人各種典型概括出陰陽五行的理論。但就是對人體這一千百年事例中得出的中醫理論也不能作為死教條,按病人實際情況還應做適當調整。中國有名的中醫都是根據自己行醫經驗對醫方做些適當變動,這才是名醫,不是庸醫。
(1995年1月25日致李世輝——《錢學森書信選(下卷)》1010頁)
6、醫學不是已有幾千年的經驗了嗎?人的一生是有變化的,生、老、病、死,但模式基本一樣,在幾千年中重復了億億萬萬次,所以醫學,特別是中醫,是有經驗基礎的。
(1994年12月2日致王壽云等六同志——《錢學森書信選(下卷)》0992頁)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07頁——此為1983年至1987年錢學森在507所學術討論會上的歷次講話匯編)
(《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297頁,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12)
9、中醫理論中的陰陽說和五行說,中醫理論的臟腑論和經絡學說,中醫理論的六淫、七情,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這些都強調了人體的整體觀以及人和環境、人和工作的整體觀。應該說,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的。中醫理論的缺點是它和現代技術掛不上鉤,語言、概念是兩套。
(《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7頁)
10、信中所述中醫 “ 證 ” 的觀點我同意,“ 證 ” 是高層次整體性的。但系統論也不是元氣論,只強調整體,不考慮微觀原子論、還原論,系統論是整體論與還原論的辯證統一。
(1988年8月26日致黃建平——《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389頁)
11、經絡是我們中醫理論中基礎性的東西,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49頁)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241頁)
13、系統的理論是現代科學理論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中醫理論又恰恰與系統科學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還有個旁征,人的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已經指出中醫的這個方向是對的。不僅因為有中醫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幾千年和這么多人民的實踐證明,而且另一方面,中醫的看法又跟現代科學中最先進、最尖端的系統科學的看法是一致的。
也就是我們在這個所里講的人體科學的看法。我講過,越來越證明我們這個觀點錯不了,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301頁)
14、從人體科學的觀點,中醫有許多比西方醫學高明的地方,但將來的醫學一定是集中醫、西醫各民族醫學于一爐的新醫學。
(1990年12月11日致徐振林——《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553頁)
15、醫學的前途是中醫現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徑。人體科學的方向是中醫,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
(《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277頁)
16、我認為傳統醫學是個珍寶,因為它是幾千年實踐經驗的總結,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醫理論包含了許多系統論的思想,而這是西醫的嚴重缺點。所以中醫現代化是醫學發展的正道,而且最終會引起科學技術體系的改造——科學革命。
(1985年9月23日祝世訥——《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191頁)
二 中醫理論是經典意義的自然哲學,不是現代意義的自然科學
1、中醫理論是經典意義的自然哲學,不是現代意義的自然科學。其實這里并沒有貶低中醫理論的意思,沒有自然哲學也就沒有自然科學;今天的中醫理論正是將來中醫現代化(或醫學科學革命)的老祖宗。
(1983年3月17日致黃建平——《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044)
2、人類認識自然界之初,必然有一個自然哲學的階段。在經過了科學的巨大發展的今天,已經不再需要自然哲學了,而應該接受自然科學。我認為中醫理論很像自然哲學。其中包含著人類智慧的珍寶。人體科學很需要這部分珍寶,要加以整理、提高,而絕不能丟掉。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縱橫觀》108頁)
3、什么叫自然哲學?什么叫自然科學?我以為凡不是自然科學的、從經驗概括起來的理論,都可稱之為自然哲學,因為它必然包括一些猜測、臆想的東西。
那么,什么叫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的學問是:一方面研究一種對象的學問,但一方面又和全部自然科學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如現代科學的物理、化學、生物學、地學、天文學、電子學、機械學、水力學、海洋學、氣象學等,都是互相關聯的一個整體。所以中醫理論是自然哲學,它獨立于現代科學之外。
(1984年6月2日致黃建平——《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092頁)
4、中醫是東方古代的自然哲學;而恩格斯早就說過,當馬克思主義哲學出現后,再去恢復古代的自然哲學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是倒退!所以我們要實現中醫現代化,也要把中醫的哲學理論現代化;這就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用現代系統科學的語言改寫中醫的理論。而現代系統科學語言中最接近于這個東方古代的自然哲學的是武漢數字工程研究所吳學謀同志的泛系元理論。
(1987年8月19日致肖漢明——《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335頁)
1、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及系統科學來攻中醫現代化這個關是可以肯定的了,這就是中醫現代化的戰略。
(1985年12月30日致黃建平——《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218頁)
2、要注意現在已有苗頭的一些很重要的哲學觀點,這就是系統論,人天觀。系統論,人天觀實際是人與宇宙形成一個超巨系統的觀點。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已有的一些最核心的觀點,如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認識論等的一個新的補充。
(《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302頁)
3、我們在北京的同道近年來已明確地認為:(1)有一類特殊復雜的系統,開放的復雜巨系統;(2)人體是開放的復雜巨系統;(3)研究開放的復雜巨系統不能用Prigogine的方法,也不能用Haken的方法,那些都不行,只能用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法。因此中醫系統論也必須用這一概念,老的一套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以為中醫理論其實已蘊育著我上述現代化的觀點。
(1991年3月30日致祝世訥——《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578頁)
4、什么是人天觀?請注意在復雜巨系統前面的 “ 開放的 ” 這三個字。開放是說人體這一復雜巨系統是與其周圍環境有不斷交往的:小的是呼吸、飲食、排便,還有聲光信息的受與發;大一點如人生活的環境既對人有影響,而環境又不斷受人的影響與改造;再大一點的就是陽光,空間磁場,宇宙線對人體的作用。
所以人體是對小到生活周圍,大到宇宙,都有交往,都是開放的。這一觀點,我稱之為人天觀。把人放在主動地位,不是我國古代的 “ 天人觀 ”。
(1995年1月26日致鄒偉俊——《錢學森書信選(下卷)》1011頁)
5、18世紀開始的所謂 “ 中西匯通 ”,大概脫不了當時的 “ 西為中用 ”;也有點成績,如中藥引用了西洋參。五六十年代的 “ 中西醫結合 ” 實際上是用西醫的理論來改造中醫,有成績;但最后也走不通,中西醫結合的老專家鄺安堃就親口對我表示困境。
我想指導思想只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再就是近年來在我國出現的開放復雜巨系統理論。醫藥是對人的,而人體就是開放的復雜巨系統。是復雜巨系統,不僅僅是系統,更不是簡單系統。這些都是帶根本性的,是新一代中醫藥學研究的出發點。
一要注意不搞機械唯物論,盲目相信儀器;二要注意不搞簡單化,把人體當作簡單系統。儀器讀數是表象,深層實質是復雜的,決不能 “ 一對一 ”。中醫藥研究要走人體科學的道路,也就是綜合中醫和西醫等的成就,上升到更高層次的醫學、21世紀的醫學。而綜合要靠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理論。
(1990年6月15日致宋健——《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520頁)
6、西醫中的人知識面不廣,尤其對今天人體科學的新發現不甚了了,而新的發現卻說明經典西醫理論局限性太大,好多現象講不清。所以國外醫學家倒反而對中醫理論很感興趣。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啟發誘導這些西醫論者認識今天人體科學的實際;中醫講究意識、情緒的重要性,這又是西醫論者的大忌!他們以為講科學就不能講意識,不能講精神,這也是個誤解?,F在科學早已證明意識和精神不過是物質的大腦活動的表現而已,沒有什么可以大驚小怪的;也因此意識和精神可以反作用與人體。以上兩個方面的事做得好,還可以打開一些中醫的眼界,看到現代科學畢竟是進步的,不能死抱著幾本中醫經典不放,閉關自守。我們要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把中外醫學的好東西結合起來,用系統科學來促使中醫現代化,即醫學現代化。這是由低到高的揚棄!綜合而揚棄是最難的。歷史上的飛躍、科學革命都是如此得來的;馬克思創立歷史唯物主義,創立剩余價值論是綜合而揚棄;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是綜合而揚棄!
(1983年11月29日致鄒偉俊——《錢學森書信選(上卷)》0052頁)
7、把中醫(包括氣功,人體特異功能等)都納入到科學技術的體系里,創立新的關于人的科學,我稱其為人體科學。這樣的科學一旦創立起來,必然會提高、改造現在已經有的科學技術體系,當然這一步應該是徹底的,不僅是現象的概括,不僅要知其當然,而且要能講出其所以然。這才是真正的中醫現代化;不,不止于現代化,甚至可以說是中醫的未來化!這是一個偉大的任務,是改造整個科學技術體系,創立新的科學技術體系,所以是一次科學革命。
(《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301頁)